2022-12-18 21:37:41
今天的新增感染者再次超过了2万例,达到了23216例,而昨天这个数字是20144例,新增病例数增加了3072例,单日新增增加了3000多例。连本人所在这座十八线小城,也有了一例无症状感染者,而在以往所有波次的疫情中,我们这座十八线小县城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确诊病例的。
在所有感染者快速增长的省份中,重庆的增长速度尤其迅速,我注意到了重庆市新增感染者的增加速度,在10天时间里,感染者翻了32倍,感染者人数来到了4072人。10天翻32倍,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请注意,这还是在防疫措施比较严格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没有防疫措施,没有对感染者的及时隔离,这个数字还会更高。
10天翻32倍,这个传播速度如果放在全国,有没有可能发生?全国的新增病例在11月6日的时候是5109例,而今天23216例,翻了4倍,虽然翻倍的情况不如重庆那么夸张,但是仍然是一个可怕的增长速度。
而在其他省份,疫情防控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广东单日新增感染者9822例,相信明天的感染人数必然破万。
令人忧心的还有河北的疫情,河北的省会城市石家庄宣布了将贯彻新的防疫措施,不再进行常规的全员核酸检测,虽然石家庄声称这不是放开和躺平,但从已知的情况来看,石家庄基本上可以说是在玩火。
好消息来自河南和内蒙古,这两个省份之前的感染者虽然快速增加,但是近日的新增感染者已经有所下降。
这也充分的说明,本轮疫情可以得到控制,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可以被控制和清零。
虽然郑州和呼和浩特的疫情出现了拐点,整个局面向好的趋势明显,但考虑到新的变异毒株更强的传播能力,还有各地隔离救治的医疗资源的吃紧,我还是觉得,不能掉以轻心,要拿出狮子搏兔的精神来对抗这次疫情的冲击才能万无一失。
同时,随着这波疫情的演进,网络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要求精准防控的声音不小,同时要求放开的声音很大,这些声音的存在,又让隔离在家里的人们思前想后,对疫情掉以轻心,不做好个人的防护,不配合防疫人员的工作。
这些都无疑增加了本次疫情清零的难度,比如说,这位网友就说,“我的想法就是有序放开,再不放开国家经济大幅下滑,底层民众破产导致社会动荡,不要以为只有新冠会死人,因为新冠耽误病情死去的不计其数!你们有钱人爱咋说咋说,我的看法就是有序放开!”
这位网友提到了有序放开,其中有序这个词很有意思,让人联想到排队和井然有序,但是,仔细一想就知道那根本不可能,放开不可能做到有序,有序的放开不存在,清零和躺平之间,没有中间路线,躺平的结果,一定是无序的,近乎全员的感染。
常常听到有人说,病毒的毒性下降了,危害没有那么大了,传染速度越来越快了,没有必要那么严格管控了。
但是要知道的是,病毒的危害不仅仅指的是病毒的毒性和致死率,还有病毒的传播速度也是病毒危害的重要原因。比较了来自国外的一些数据,毒性弱的奥密克戎比较毒性更强的德尔塔,奥密克戎造成的死亡甚至多于德尔塔。如果非要量化一个病毒的危害有多大,不能单纯考虑病毒的致死率,也必须考虑到病毒的传播速度。如果非要量化病毒的危害程度,我觉得,病毒的致死率乘以传播速度得到的乘积,比单纯的考虑病毒的毒性要更加的科学。
也就是说,病毒传播速度变得更快了,这不是放松防疫措施的理由,反而应该是收紧防疫措施的理由。
假如说,真的像这位网友说的那样,有序放开会发生什么?虽然说我认为国家绝不会放开,仅仅是讨论放开后可能会发生什么。
在放开的初始阶段,人们上班了,小餐馆营业了,各地不查核酸了,可能会存在一段时间的舒适期,病人也不会冲垮医疗资源。但是,随着感染者的增多,病毒传播的速度必然会越来越不受控制,然后就是单日海量的新增感染者,这些感染者必然冲垮有限的医疗资源,造成ICU一床难求的惨烈局面。
那么为什么,感染者增加的速度会无法控制的快速增加呢?这里要搞懂两个概念,R0和RT。
病毒在没有任何防控措施的人群中的有效再生数被称为R0。R0,通俗的说就是一个感染者可以传染几个人。R0值越高,代表着病毒的传播速度越快。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R0值是2.5左右,德尔塔毒株是7左右,而奥密克戎是9.5,最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5的R0则是惊人的18.6。原始的新冠病毒传播3轮,将会有16个人感染,而最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3轮,这个数字将是6334,感染人数翻了400倍。而最近在我国兴风作浪的病毒也恰恰是BA.5和传染速度以之不相上下的奥密克戎BF变异毒株,奥密克戎BF变异毒株甚至还要更加防不胜防,它还表现出,即使核酸阴性就仍然可以传播的特征。
病毒是按指数传播的,数学函数图形里的指数曲线,自变量R0越大,向上的趋势就会越陡峭。
关于指数增加有多么吓人,还可以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在古时候,印度有一位国王,富可敌国,家里有良田万顷,他和发明国际象棋的宰相下棋,宰相输给了国王几盘,又赢了国王一盘,国王哈哈大笑,就问宰相说,“你说吧,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满足你…”
宰相就跟国王说,“国王大人,您看到这个棋盘了吗?这个棋盘里总共有64个格子,您在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麦子,第二个格子里放两粒麦子,第三个格子里放4粒麦子,以此类推,下一个格子里的麦子是前面那个格子里的麦子的两倍,就可以了。”
国王一听,立刻叫人拿来一袋子小麦,却发现填不满这个棋盘,又拿来十几袋,发现还是填不满棋盘。
原来,需要填满这个棋盘的麦子是一个19位数,总重量两千多亿吨,即使放在现在,全世界的小麦产量也填不满这个棋盘。
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为什么有序放开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无论一开始的感染者有多少,在有限的防控措施下传播速度有多慢,但是只要传播速度Rt>1,那么之后不久,病毒都将造成海量的单日新增感染者,而数量庞大的单日新增的感染者,必然是人人都抢着住院,要呼吸机,要这要那,没有人脉和金钱的普通老百姓,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而RT值指的是,在有效的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病毒实际上的传播速度。
人为干预,诸如隔离感染者,隔离密切接触者这类防疫措施,目的就是让病毒的RT值下降到1以下,如果病毒的RT值下降到1以下,那么病毒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被清零。
实际上,病毒感染人数的下降过程也是以指数下降的。比如说,病毒的自然增长率R0是5,已经感染了2000人,如果松松垮垮的防控,病毒的增长率变成2,那么,第二天新增的感染者将是4000人,一个星期后单日新增将达到102万人,两个星期后,单日新增的感染人数将不可计数。但是,这天静默管理了,病毒的增长率变成了0.7,那么,第二天实际上的新增的感染者将只有1400人,随后的一个星期里,单日新增的感染者会降低到不到100人,也就是说,清零的速度和人为干预后病毒的自然增长率有关,也和当前的感染者基数有关,同时,传播速度更快,更隐蔽的传播的病毒,人为干预将其RT值降到1以下会更难。
所以,越早的严格防控,越严格的防控措施,就可以用越短的时间清零,病毒的传播速度快,更是如此。
至于另一些网友口中的致死率,重症率很低很低了,同样站不住脚。有一位大V说广东3万例确诊,没有一例重症患者,然后又列举北京,重庆,郑州等地的数据,想说明奥密克戎重症率低,无需加码防疫措施,说到底,还是想要放开的意思。
但是,这样的说法也是经不起推敲和仔细的考证的。因为从感染病毒,到重症再到抢救无效而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尤其是在医疗资源充裕,医疗救治手段丰富的时候更是如此。拿现在的受到良好救治感染者的重症率类比处于医疗资源极度短缺情况下的感染者的重症率,这是极不科学的。
在今年夏天的上海疫情中,一开始也是大量的轻症,无症状感染者,可是当单日感染者超过两万人之后,开始出现了死亡病例,在整个夏天的上海疫情中,上海总共感染了近60万人,总共有近600人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致死率在千分之一左右。
要知道的是,上海疫情中流行的毒株是奥密克戎BA.2,BA.2主要感染的是上呼吸道,而现在流行的毒株是BA.5,奥密克戎BA.5比较起自己的前辈又找回了感染肺部的能力,理论上说,奥密克戎BA.5能够比BA.2造成更多的重症和死亡,也就是说,如果今年夏天在上海流行的毒株是BA.5,那么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而死的人只会更多。
实际上,广东今天已经有重症病例了,北京和重庆现在就出现了重症病例,说明了这个病毒的毒性可能并不会太低。
相比较奥密克戎BA.5不同于它的爸爸辈BA.2不能感染肺部只能感染上呼吸道而言,BA.5更像它的爷爷辈,重新获得了感染肺部的能力。理论上说,这将导致更多的重症,更多的死亡。
至于说,病毒传播越快,毒性越弱,这个理论同样是站不住脚的。
从新冠病毒流行以来,你会看到,世界上的主流毒株不断的交替,诸如阿尔法毒株,贝塔毒株,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等等,它们中有的毒性更强了,有的毒性更弱了,似乎毒性的强弱,和成为主流毒株的关系不大。
比如说,德尔塔毒株比较原始毒株毒性更大,重症率和死亡率更高,感染德尔塔毒株后的症状更吓人,会眼角膜发血,引发红眼病,会口鼻出血。但是它传播速度比原始毒株更快,原始毒株R0是2.5左右,而德尔塔毒株的R0是7左右。
毒性更强的德尔塔代替了原始毒株,德尔塔毒株后来被奥密克戎毒株代替掉了,而奥密克戎毒株的毒性不如德尔塔,这也充分的说明了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没有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的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放任奥密克戎在中国大陆传播,那么,14亿人口这个巨大的感染基数,有可能会有毒性更弱的毒株出现并且流行,但是不能保证奥密克戎不会变异出一种毒性和传播能力都更可怕的新毒株。
所以,那些寄希望躺平可以战胜病毒的可以歇歇了。躺平不可能带来躺赢,只会带来无可挽回的灾难。但是与此同时,面对躺平派的诉求,一味的说什么重症率,说什么医疗挤兑,其实都不是他们想听的。
如果说有一两个人想躺平,那你说,树林子大了这是有可能的,但是有那么多要求躺平的声音就不得不从根源上寻找他们的真实想法,我也相信想躺平的大部分都不是坏人,他们确实在疫情中受损了,比如静默管理了,店不开门没有收入,房租还得交。
比如在学校上学上的好好的,静默了隔离在学校各种不适。
比如一些手停口停的因为交不起房租而陷入困境的打工人,还比如各行各业的在疫情中保供应的男男女女都受累了,但是钱可能并没有多挣到。
在最近的新闻里,还有几出人们都不想看到的悲剧。
将心比心的说,疫情来了,静默了,有的人有存款,有的人有爸爸妈妈,还有的人是机关单位的自己像是放假了一样舒坦,工资也不少,还被誉为关家里不出门给防疫做贡献,确实受之有愧。
相较于那些辛辛苦苦的防疫人员,那些辛苦保供应的男男女女,那些没生意还要交房租的小店家,那些没存款的一个个努力着的普通人,能理解他们的不容易,心理的不平衡。
本来他们就不容易,疫情来了就更不容易了,所以,我觉得必须解决弱势群体在社会里受累又受气,挣不到钱也没有人替他们喊冤叫屈的问题,才能让这种来自基层的民怨得到适当缓解和消退,这方面,我觉得可以从第三次分配入手。
至于说到精准防控的问题,我觉得精准防控虽然收益大,但是风险也大,而且,这个风险还会随着时间无上限的递增。付出较小的代价就防控住疫情是所有人的愿望,但是在现在病毒同时具有免疫逃逸能力和更快的传播速度的当下,不大可能。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有时候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科学的,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就曾表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要又要,大概是不可能的,可以不当少爷兵,但不能打寒酸仗。
防疫跟经济其实不是二选一的问题,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或者说,是因果关系。
疫情防控做的好,老百姓安居乐业,该吃吃,该喝喝。商家敞开了供应,生产井然有序,各行各业欣欣向荣,防疫物资也生产的非常充足,防疫工作更加有序,是一个正向循环。
防疫工作做的糟糕,老百姓不敢去工作,不敢去学习,不敢去餐馆,不敢上电影院,不敢去游泳馆,不敢去钓鱼,不敢做这不敢做那。同样的,餐馆没生意,工厂没订单,经济低迷,防疫物资不足,防疫工作更加难以为继。
所以,在防疫工作和经济发展哪头更重的问题上,我觉得应该是防疫工作更重要。
因为防疫工作做的糟糕,经济的糟糕是没有下限的,而防疫工作做的好,经济的糟糕是有下限的。面对传播力如此快速,且变异无法掌控的病毒,我不认为苛求精准防控是明智的,还是把主动权让给一线的防疫人员比较好,只要一线的防疫人员认为有必要,那么无论是全员核酸还是静默管理,还是别的什么层层加码,都是好招,都应该开绿灯。
最后还是想要再说一遍,躺平不是躺赢,也不可能躺赢,有序放开更是空中楼阁,虚幻且不存在,另外就是别再难为大白们了,别再苛求精准防控了。